序号 |
所在学院 |
项 目 名 称 |
主持人 |
1 |
经贸学院 |
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胡小娟 |
2 |
经贸学院 |
《中外税案》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研究 |
黄忠设 |
3 |
经贸学院 |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式教学研究 |
黄建欢 |
4 |
经贸学院 |
国际贸易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研究 |
王连芬 |
5 |
经贸学院 |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一般评价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罗丽英 |
6 |
经贸学院 |
基于就业能力的文化素质课《跨文化管理》的教学研究 |
熊伟 |
7 |
外国语学院 |
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
陶明星 |
8 |
外国语学院 |
“课堂环境,和而不同---激活大学英语通识课的个性化探索研究” |
唐菱 |
9 |
外国语学院 |
大学英语课堂激励教学研究 |
魏晓敏 |
10 |
外国语学院 |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师发展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
胡志雯 |
11 |
外国语学院 |
研究性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
蒋靖芝 |
12 |
外国语学院 |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呈现方式/策略与记忆效果的实证研究 |
路茜 |
13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修辞在现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认知与辨析 |
熊强 |
14 |
外国语学院 |
全球化视野下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
王益平 |
15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发展纵深研究 |
刘晓玲 |
16 |
外国语学院 |
双语教学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石景玲 |
17 |
外国语学院 |
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形态构建与教材建设研究 |
莫再树 |
18 |
外国语学院 |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日语教学实践研究 |
邓超群 |
19 |
外国语学院 |
高校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应用言语管理理论的创新设计 |
王冰菁 |
20 |
外国语学院 |
基于计算机网考的大学英语测试口语题库建设 |
成矫林 |
21 |
外国语学院 |
基于跨文化交流理论的日语运用能力培养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杨昉 |
22 |
工管院 |
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熊正德 |
23 |
工管院 |
经管类本科生基于ERP沙盘企业信息化综合能力培养与实践 |
樊斌 |
24 |
工管院 |
学分制下专业培养计划管理模式研究与系统构建 |
彭江平 |
25 |
工管院 |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
周晖 |
26 |
工管院 |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的研究 |
蒋理 |
27 |
工管院 |
“能力导向”型会计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
聂萍 |
28 |
工管院 |
基于计算实验方法的经管类大学生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
胡湘云 |
29 |
工管院 |
基于社会创业生态系统的高校社会创业教育实践育人研究 |
汪忠 |
30 |
工管院 |
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会计专业特色课程建设研究 |
肖小凤 |
31 |
金统院 |
统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孔志周 |
32 |
金统院 |
提高本科专业讨论课效果的实践与探索 |
陈雪飞 |
33 |
金统院 |
现代信息技术与金融学教学协同研究 |
刘轶 |
34 |
金统院 |
基于激励约束视角下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研究 |
龙薇 |
35 |
新影院 |
面向传播大平台的创意人才培养研究 |
刘琛 |
36 |
新影院 |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拟境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
梅慧 |
37 |
马院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模式建构与路径设计研究 |
尹世尤 |
38 |
马院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班上课小班辅导教学模式的细节研究 |
张世太 |
39 |
马院 |
研究性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于创新 |
龙兵 |
40 |
马院 |
着眼于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
蒋飞云 |
41 |
法学院 |
课堂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以民法学课程为研究对象 |
陈璐 |
42 |
法学院 |
教学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及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占小林 |
43 |
文学院 |
普通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优秀拔尖本科学生的培养研究与实践 |
罗宗宇 |
44 |
学工部 |
大学生学习行为及其管理策略研究 |
孙炜 |
45 |
教务处 |
教师教学发展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
章小梅 |
46 |
设计院 |
面向数学产品设计中创新孵化型人才培养的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研究 |
胡莹 |
47 |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
鄢锉 |
48 |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
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的创新型汽车研发人才培养基地的研究与实践 |
成艾国 |
49 |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
机制专业实习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杨军 |
50 |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
流体传动与控制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与研究 |
邹宪军 |
51 |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
工业工程实验室自制电子看板管理系统 |
钟波 |
52 |
信息院 |
书院式教学模式课堂学习研究实践 |
罗志年 |
53 |
信息院 |
通信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学生创新培养体系研究 |
杜四春 |
54 |
信息院 |
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罗娟 |
55 |
信息院 |
基于视频的教室内授课与考试人员识别系统研究 |
朱宁波 |
56 |
信息院 |
数字图像处理与计算机图形学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谭光华 |
57 |
信息院 |
单片机原理课程内容、实验与课程实施教学改革 |
袁文澹 |
58 |
信息院 |
促进计算思维培养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
黄丽达 |
59 |
信息院 |
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优化研究 |
彭飞 |
60 |
信息院 |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
谢晓艳 |
61 |
土木院 |
土木工程测量实验教学模式与实验项目创新研究 |
黎莉 |
62 |
土木院 |
基于软件技术的《工程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张桂芳 |
63 |
土木院 |
结构抗震远程试验教学和资源共享 |
肖岩 |
64 |
电气院 |
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性电路实验教学改革 |
谭阳红 |
65 |
电气院 |
大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技能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程栋 |
66 |
电气院 |
电气工程专业《工程电磁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
黄清秀 |
67 |
电气院 |
信息化环境下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
刘小红 |
68 |
化工院 |
就业导向型药物化学专业实验提升大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
刘浩然 |
69 |
化工院 |
化工类毕业实践环节论文-设计一体化的探索 |
叶姣 |
70 |
化工院 |
分析化学设计实验开设内容与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
高娜 |
71 |
化工院 |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中绿色化学理念的应用探索 |
史玲 |
72 |
建筑院 |
基于多学科交叉理论的公众参与合作式规划教学模式初探 |
陈煊 |
73 |
建筑院 |
工科院校设计专业美术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陈清海 |
74 |
建筑院 |
从隐性解读到显性表达 —基于地域建筑文化影响下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方法与实践研究 |
李旭 |
75 |
建筑院 |
引入参数化数字技术的大跨度建筑设计教学方法研究 |
宋明星 |
76 |
建筑院 |
材料建构与空间认知——基于材料因素关联性的空间认知体系构建研究 |
钟力力 |
77 |
材料院 |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
杨雷 |
78 |
材料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
傅定发 |
79 |
材料院 |
在国际化交叉学科人才教学培养中引进国外优秀教学资源的探索与实践 |
刘海蓉 |
80 |
物理院 |
大学物理及演示实验开放交互式教学平台功能研究与实践 |
翟翔 |
81 |
物理院 |
大学物理实验(含理科)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
朱正华 |
82 |
物理院 |
新教学模式下大学物理研究型教学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
李美姮 |
83 |
物理院 |
通过《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诱导、培养和强化学生学术兴奋点的教学与实践 |
刘全慧 |
84 |
物理院 |
大学物理大小班教学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
彭军 |
85 |
物理院 |
MATLAB在大学物理学中的应用 |
周群益 |
86 |
物理院 |
信息化环境下课程实施与教学模式研究 |
钟璨 |
87 |
数学院 |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在工科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探究 |
刘开宇 |
88 |
数学院 |
大学数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
孟纯军 |
89 |
数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基于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
姚兰 |
90 |
数学院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普及研究 |
马传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