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8日,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文新做客“岳麓讲坛·中国传统文化论坛”第832期,带来题为“从‘四大奇书’到‘四大名著’”的线上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刘舸教授主持。
讲座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仿照“四大正书”产生“四大奇书”的说法体现了何种导向、作为中国文化经典的“四大名著”有何特殊之处、五四以来对“四大名著”的阐释有何一致性。
陈文新教授介绍了“四大正书”和“四大奇书”两个概念,《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称为“四大正书”,“四大奇书”是指《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金瓶梅》。“四大奇书”是比照“四书”来命名的,从“四大正书”到“四大奇书”,体现的是以儒家传统义理对四大奇书进行重新阐释。20世纪50年代以来,“四大名著”成为一个新的流行术语。《红楼梦》因更广的读者群众、较强的现代意义和更高的艺术成就取代《金瓶梅》,成为“四大名著”之一。
针对“四大名著”有何特殊之处,陈文新教授从语言和内容两个角度给出了解答。就语言而言,四部作品的语言都是白话文,有着口语的生活化特点,如《水浒传》中描写雪之大,“雪下得紧”就比“大雪纷飞”更加生动形象。从内容而言,“四大名著”描写的是非精英阶层,表现的是鲜活的民间内容,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言作品所没有的。
对于“五四以来对‘四大名著’的阐释有何一致性”,陈文新教授以《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解读为例做了深刻分析。当代人有着对于西方文化中关于自由和民主内容的批判性接受,所以更关注宝玉的婚姻和仕途为何不能遵从心意,而清代人则致力于找到宝玉的原型,这两种解读都源于各自的时代特征。
讲座末,陈文新教授围绕作品几百年间的文化变迁,总结了从“四大奇书”到“四大名著”的经典化过程。他指出,经典为后世提供了无穷的阐释空间,当下我们解读“四大奇书”和“四大名著”,其实是通过找寻经典发现我们自身与时代。讲座精彩纷呈,体现了陈文新教授在古代白话小说研究上的深厚功力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