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8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重点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首席专家陈文新教授做客岳麓讲坛(总第873期)中国传统文化论坛,带来题为“四大名著可以这样读”的讲座。讲座由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刘舸主持。

陈文新教授做线上讲座。
陈文新教授主要从生活空间和行为空间角度对四大名著进行了解读。他认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行为空间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四大名著写了不同生活空间中的人,因为他们所处的空间不一样,所以小说在写他们的时候也就会有不同的把握。
在《三国演义》中,主要有两个空间:一个是庙堂,一个是战场。生活在庙堂的人需要谋略,在战场上的人需要勇武。陈文新教授重点分析了周瑜、曹植两个人物,说明作者关注的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有谋略的人,一类是勇武的人。
《水浒传》写了一群有特点的闯荡江湖的侠客。陈教授介绍到,第一个特点是五官不端正,越是出色的豪侠越是五官不能端正,一定要长得有点吓人,这样才显得有威慑力;第二个特点是年轻,在体力上有巨大优势,比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徒手将老虎打死;第三个特点是侠客们整天在江湖上仗义行侠,必须获得完全的自由,一旦结了婚生了孩子,就失去了自由。
《西游记》写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旅途就是他们的生活空间,你挑着担,我牵着马,一路不辞辛苦往西天走去。不是自然意义上的旅途,是人文意义上的旅途,他们必须克服自身的许多弱点,才能够最终达到目的地。
《红楼梦》里,宝玉的生活空间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贾府,一个是大观园。贾府包括宁国府和荣国府,宝玉是荣国府的继承人,这个家族要求宝玉必须做官。在大观园里,宝玉显示了一个艺术家的才学,他与黛玉心心相印。贾宝玉置身其中,必然受到生活道路与婚姻选择的限制。


讲座现场。
问答环节,陈文新教授就“我们是否应该看具体的史料,将小说中的人物带到真实的历史生活空间中去考量”“如果说空间会对人物产生影响的话,在具体文学作品中,会不会有不符合空间的人物?”以及“讲座中主要侧重小说的空间方面,时间方面是否也重要”等问题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讲座启发了大家以全新的视角走进四大名著,感受名著中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