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教务处微信公众号:hnu_jwc

  • 学校主页
  •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处长信箱
  • 办事指南
岳麓讲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识教育 > 岳麓讲坛
【岳麓讲坛】李立芳:我的中国结——绳结编织中折射的中国智慧
作者:时间:2025-01-07 14:35:47点击次数:

12月18日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立芳做客岳麓讲坛,以“我的中国结——绳结编织中折射的中国智慧”为主题在逸夫楼报告厅作报告。讲座由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陈飞虎主持。

李立芳首先追溯了绳结编织艺术的历史起源,指出这一艺术形式深深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她提到,中国的绳结艺术起源于生活中的应用,如原始时代的结绳记事、彩陶制作以及渔猎生活等,这些实际需求催生了绳结编织艺术。随着儒家礼制和服装文化的演变,各类“结”被赋予了丰富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拓宽了编织艺术的表现空间,这些寓意也体现了中国从个人到国家不同层面的智慧。


李立芳分享了她对绳结艺术的哲学思考,并就中国结和西方结进行了对比分析。她指出,中国结以一根绳编织,通过14种基本样式组合出无穷变化,同时保持“左右对称,正反一致”的特征,寓意着平和、完满与吉祥,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符号。而西方结则往往以相同样式不断重复。东西方编织艺术以不同方式展现了“线—面—体”的无限延伸,象征着生命的连绵不断,反映了各自对生命哲学的独特理解。


李立芳回忆了“中国好运结”的创作历程。2001年,她受到申奥标志的启发,决定以绳结艺术为申奥贡献力量,带领学生们用一根长5000米的绳子,精心编织了由2008个结组成的好运结,该作品随后获评“基尼斯世界之最”。在多年的实践传承中,李立芳总结出了丰富的创作和教学经验,她教导学生不仅要学习技艺,更要从技艺中领悟道法,以平和之心进行创作和生活,不断精进技艺,增强文化底蕴。


李立芳进一步阐述了对绳结编织艺术创作的经验和体会。她表示,家中长辈传承的手工活是她编织的起点,而求学期间王家树老师的点拨则唤醒了她对编织艺术的热爱。在寻访各地学习编织技艺的过程中,她创作了广受好评的《绳结艺术》一书,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一传统技艺。


李立芳认为绳结创作要以绳结作为设计语言,但不能以绳结为边界。以美术创作类比,线和绳以类似的方式构成了对时间空间的表达,要结合各门类艺术不断拓宽结艺的边界。在创新绳结艺术的方面,李立芳强调要积极回应时代的文化审美需求,利用技术对绳结艺术的表现语言进行创新,进一步创造绳结编织艺术和其他艺术表达形式相结合的作品,在作品性能和应用场景上推陈出新。李立芳展示了绳结艺术作品展馆的视频,通过对展品灵感和技艺的讲解,她希望引领更多学生与有志之士,继续为培养更多中国绳艺传承人贡献力量。


互动环节,李立芳就相关问题与在场师生们进行了亲切交流。


本次讲座是湖南大学岳麓讲坛第1011期,由教务处主办。全校300余名师生到场参加。

31E9ED

2933E6

讲座现场

  • Copyright  © 2017-2021  湖南大学教务处    

  •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1号    

  • 邮政编码:410082    

  • 电话(传真):0731-88822818    

  • 电子邮箱:jwc@hnu.edu.cn    

  • 网站技术支持:0731-88822836    

  • 网站备案信息:湘ICP备0000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