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杨美新,中共党员,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
“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马克思的这句话,深深影响着杨美新。
杨美新自1998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便怀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爱岗敬业,潜心钻研,积极进取,一直坚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一线。
杨美新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不仅仅亲自带领其党支部深入扶贫一线,一对一定点帮扶贫困户,还多次前往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为儿童和老人带去关爱。
“扶贫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暑假,杨美新到白水村了解过情况以后,就地取材为其宣讲“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度优势”主题授课时说过的一句话。和她一同去的还有清华大学,湖南大学乡村振兴联合工作站夏令营营员。
为了调查村民对扶贫政策的认知和认同,她们一起随白水村村民老李到了位于山上的“旧家”。“旧家”以木结构建成,漆色剥落,踏上木板有“咯吱咯吱”的声响。“政策好了,我们的腰包也鼓了,现在我们都住在山腰处的新房子里了。”老李的变化正是白水村实现脱贫致富的缩影。
在岳麓区雨敞坪镇美丽屋场上,整齐地码起了一条条板凳,村民们纷纷坐在一起,听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传来阵阵掌声。自岳麓区区域化党建共建项目——“露天党课”进农村屋场活动开展后,杨美新便时常来这里给村们讲解党课。“我也希望通过一堂堂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党课,充分激发村民的学习热情,将更多余力助力乡村振兴,共建我们的美好家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0年,杨美新被评为湖南省高校“党务工作示范岗”、获批第二批湖南大学“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与此同时,杨美新还在她另一重身份——老师领域“深耕细作”。
参加工作的23年里,杨美新先后承担了湖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本科生、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杨老师的课堂总是能给人以最真实和最真诚的感受,沁入心扉。”同学们为她的课程纷纷点赞。
基于理论基础上进行再创新是杨美新课程最大的特色。2020年5月,杨美新将2019年对白水洞村的调查结果与“概论”结合在一起,与建筑学院卢健松老师团队以“从‘中国脱贫奇迹’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主题,开展思政课与专业课融合试点网络教学活动。
网络教学课上,两位老师以对话形式,将建筑学专业课程内容、专业助力扶贫的经历巧妙穿插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获得了众多师生的一致好评。
“这堂课把‘扶贫攻坚’讲鲜活了,是思政课堂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创新。”教育部首届本科思政课展示活动一等奖获得者李美香这样评价。“杨老师的思政课,在讲述理论中穿插对话,并连线仍坚守扶贫一线的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团队,讲述如何用自己的专业所长助力脱贫,这种上课形式给人以最真实和最真诚的感受,让理论在实践中有所体现,深入人心。”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张惠敏聚精会神上完一整节课仍兴致盎然。
获得老师和同学们高度评价的杨美新,在2015年—2019年陆续荣获湖南大学教师教学讲课比赛一等奖、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一等奖。还被遴选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20年创办“麓山青马工作坊”、策划“就认这个理”宣讲比赛……
良好的课堂效果离不开杨美新认真钻研、潜心研究而下的苦功夫。杨美新在日常为学生上课之余,还主持了二十多个重点项目,形成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在CSSCI学术期刊及重要报刊发表,出版著作《复杂性思维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编参编著作、教材多部。这些成果不但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好评,产生了较大学术影响,而且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
不论在何种岗位,杨美新以最大、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服务工作中,带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学院,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并赢得了广泛赞誉。“上一堂好课,是我永恒的追求。”杨美新说。
来源:湖南大学新闻网
实习编辑:刘旭
责任编辑: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