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5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教授、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曾琼做客“岳麓讲坛”(总第855期)中国传统文化论坛,带来题为“走近泰戈尔”的线上讲座。讲座由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刘舸主持。
曾琼结合十九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印度的时代背景,介绍了泰戈尔的人生经历和主要作品。泰戈尔出生于印度的一个大家庭,十四岁就公开发表了第一首诗歌《献给印度教徒庙会》。诗歌《清泉从梦中苏醒》标志着泰戈尔思想的转折,他开始重视人的精神世界的真实,在诗中体现人与“梵”合一的欢喜。泰戈尔的小说同样佳作频出,作品情节跌宕起伏而富有悬念,运用情景交融的描绘和拟人的手法,渲染出意味隽永的境界。
除了创作,泰戈尔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1901年泰戈尔在圣地尼克坦创办一所从事儿童教育实验的学校,这就是国际大学的前身。1921年,国际大学正式挂牌成立,致力于传播、交流印度和东方思想。后期泰戈尔潜心创作,发表了《眼中沙》《沉船》《戈拉》等优秀的长篇小说,1912年发表诗集《吉檀迦利》,并获得了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晚年的泰戈尔还开始绘画,留下了不少画作。曾琼认为,真实的泰戈尔不仅是一位诗人,同时还是小说家、剧作家、音乐家、思想家、爱国者、教育家和画家。
问答环节,曾琼就泰戈尔诗歌西方偏向性这一问题和同学们展开进一步讨论,她认为泰戈尔的诗歌数量众多,具有东方特色的占主要部分,由于研究和传播的影响才使大家误以为泰戈尔的创作主要偏向西方。她期望同学们能全面地了解真实的泰戈尔,关注他的作品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