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教务处微信公众号:hnu_jwc

  • 学校主页
  •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处长信箱
  • 办事指南
岳麓讲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识教育 > 岳麓讲坛
王向远谈日本文学之美与日本美学
作者:时间:2017-11-21 10:39:55点击次数:
10月19日晚,由湖南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和湖南大学中国全民阅读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王向远先生主讲的“日本文学之美与 日本美学 讲座在 我校 如期举办。王向远先生 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会长,兼任国家图书馆讲座教授、中央编译出版社特聘编审等职务,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发文230余篇。来自社会各界、省内其他高校和湖南大学的学者专家、文学爱好者及湖南大学各院系的同学们齐聚一堂,共享文学盛宴。
图一_副本.jpg
王向远先生认为 日本文学独特的美可从日本美学中得到理解与阐发。从阅读动机切入,王向远先生指出,审美的阅读动机重于消遣和求知,从而指出了审美的重要性。他强调应该站在东方美学的角度上,对东方文学进行探讨,不能用既有的意识形态对他国文化进行肢解或曲解。要从文学文本和文学理论著作两种途径了解日本美学。随后,他从四大审美概念——“物哀”、“幽玄”、“侘寂”和“意气”来解读日本文学之美学。
图二_副本.jpg
围绕“物哀”(物のあはれ),采用排除法,他提出“三不”,即“物哀”不是政治的、不是道德的、是不讲“道理”的。以《源氏物语》对通奸、强奸、乱伦等的描写为例,他说明美学不强加道德规范,对人不合理行为的包容理解;作者在《源氏物语》中低微的姿态说明审美创作不应干涉他人思想,强加给他人观点。“物哀是理解日本文学的一把钥匙”,从“物哀”这一角度出发,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日本的传统和习俗。
谈及“幽玄”,王向远先生从本义“地下世界”、“黄泉之国”展开 ,并指出日本文豪谷崎润一郎的随笔集《阴翳礼赞》中“阴翳”即是“幽玄”,帮助大家了解其义。“阴影,暧昧,模糊,空灵缥缈,平淡,总之,无可言喻,即是‘幽玄’”。篇幅短小的和歌却具有意蕴深长,不堪言状的意味;松尾芭蕉面对松岛的美景,三天不能下笔写出自 所擅长的俳句,可知真美的不能表述。王向远先生提出,“幽玄”可以部分地显示出日本人对美的认识,日本文学更强调意境,不强调主题。
图三_副本.jpg
“寂”和“侘”意思基本相同,但用法不同。 “寂”主要用于俳谐美学,有“寂之声”、“寂之色”、“寂之心”三层含义,王向远先生分别从听觉、视觉、感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解读。“侘”则指一个人能够从独处中体会到美感;在日本茶道中,也可解读为对茶味的理解——“甜味是最低的境界,涩味是最高的境界”。王向远先生强调“审美之眼”的重要性,审美对象不单单包括“美”,还应有“丑”;并以中国茶碗和日本茶碗的对比说明“美”是有缺陷的,不规则的。此外,他还告诉大家要注重“寂之心”的培养,这是人的所有的“审美修炼”,我们要终身追求。
最后一个方面是“意气”,王向远先生指出“意气归根到底是一个色道美学的概念”,“是身体美学的概念,是男女关系的概念”。引用九鬼周造 对江户时期的市井文学的研究,他提炼出“媚态”、“傲气”、“谛观”来概括男女关系。前两者的反运动是爱情的过程,“谛观”则是一种通达的态度,体现出个体意识,即不把对方作为自己的所有物。美就是自由,要达到心灵的自由,灵魂的自由。
图四_副本.jpg
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提出“‘樱花凋谢时最美’这一观念背后的审美态度”、“美学对人生活的影响“等问题,王向远先生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他指出美学是人生最深刻的体验,这种体验不是享受的,而是痛苦的。死亡之美本是悲剧,但超越世俗,把痛苦审美化,是日本美学,更是东方美学的特点。
王向远先生的讲座风趣幽默,旁征博引,引人入胜,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 Copyright  © 2017-2021  湖南大学教务处    

  •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1号    

  • 邮政编码:410082    

  • 电话(传真):0731-88822818    

  • 电子邮箱:jwc@hnu.edu.cn    

  • 网站技术支持:0731-88822836    

  • 网站备案信息:湘ICP备0000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