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5日晚7时,受全民阅读研究中心邀请,湖南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正辉老师莅临由湖南大学教务处主办的岳麓讲坛,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密码”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我校文学院副院长刘舸教授主持。
杨正辉教授从事中共党史教学和研究三十余年,主要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史。曾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湖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讲座伊始,杨正辉教授指出中国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宏伟事业要在纵横交错的变局中谋发展,应不忘初心,行稳致远。正所谓“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回望历史,追寻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谱系,重走那段波澜壮阔的奋斗之路,方能知晓和领会党的精神源流。
一、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仅有13人出席会议。为避开法租界巡捕房的注意,大会最后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县南湖的一条船上。这条小船,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摇篮,宣告着中国革命的扬帆起航。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
近代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着人民,当时国人急切地寻求救亡图存之道。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应运而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创举。毛泽东认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自建党以来,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贯彻如一。
二、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
秋收起义受挫后,革命的低潮笼罩着中国。但坚定的共产党人迎难而上,毅然登上井冈山。井冈山时期,物质条件极度匮乏,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带领井冈山军民克服艰难险阻,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
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通过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等实践不断壮大自身力量,多次取得反围剿的胜利。杨正辉教授感慨道:“井冈山根据地的发展是时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因为只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并为之不懈斗争与拼搏。”
井冈山是英雄的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在此重振旗鼓,振翅高飞。井冈山孕育的井冈山精神,其灵魂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核心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而其根本则在于一切依靠群众。
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长征精神
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长征中能活下来的有多少人?红军战士靠的是什么?图的是什么呢?”在2019年的推动中部崛起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三个问题,其核心便是长征精神。
1935年12月,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提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这句话慷慨激昂,掷地有声,彰显了毛泽东对长征胜利的自豪与慨叹。此后,这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伟大意志伴随着共产党人的脚步,走过万水千山,一如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广袤的国土上。杨正辉教授强调,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
四、人民至上的延安精神
1935年10月,万里长征后,红一方面军以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突破重重难关,跨越千山万水,落脚于陕北延安。自此,以延安为核心的陕甘宁地区成为中国革命新的大本营。在共产党人团结一致的努力下,延安成为闻名中外的革命圣地。无数有志青年心怀炽热的报国理想,奔赴至此,为延安根据地的建设奉献青春与力量。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据地,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从1935年到1948年,中国共产党先后指挥、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不断发展巩固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高呼“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华侨陈嘉庚先生于1940年在毛泽东的邀请下访问延安,作此感叹。杨正辉教授总结道:“坚定理想信念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坚持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坚守人民至上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保持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特质。”
五、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是共产党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精神形成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如“神来之笔”,推动中国共产党走向建立新中国的广阔天地。
西柏坡精神意蕴丰富而深刻。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深化纪律和制度建设,加强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党领导人民取得战争的胜利、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离开西柏坡前,毛泽东提出了“进京赶考”“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历史命题,并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需坚守“两个务必”。
站在建党100周年的节点回望历史,杨教授娓娓道来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征程,从“红船精神”到“西柏坡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力量也将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民,传承并发扬红色基因,步履不停,奋斗不止。
讲座结束之际,杨正辉教授指出:“学习党史,不是为了自喜于过去的辉煌与成就,而是为了在历史和经验中找寻光明的灯塔,照亮未来的道路。”杨教授富有激情的演讲脉络清晰,发人深省,赢得了台下经久不息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