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日晚7时,受全民阅读研究中心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贾玺增老师莅临由湖南大学教务处主办的岳麓讲坛,作了题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之美与艺术赏析”的精彩线上讲座。讲座由我校文学院副院长刘舸教授主持。
贾玺增教授是中国博物馆协会服装专业委员会理事委员,国家级精品课程、清华大学精品课程“中国服装史”主讲教师,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国际知名慕课EDX平台、“中国服装史”主讲教师。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艺术基金“中国古代首服研究”“中国古代服装结构研究”等项目,出版“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外服装史》、《四季花与节令物》、《中国最美服装》、《中国最美首饰》等著作。
中国国家博物馆近日举办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贾玺增教授结合文化展现场的照片与视频,娓娓道来一件件精美文物背后的文化内蕴。中国传统服饰文明不只是存在于博物馆中的流光溢彩,这是贾玺增教授通过讲座传达的核心观念。
一、先秦:热情唤醒与初具形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骨针这一古老缝纫工具的出土,证明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迈出了制衣的第一步。七千多年前,人类发明了纺织技术,制衣材料从单一的兽皮逐渐扩展为麻布、葛布、丝绸等多个种类。多样的服装之外,丰富的头冠、发型、纹样以及首饰,仿佛揭开了遥远时代的面纱,一场视觉盛宴正在徐徐拉开帷幕。
谈及配饰,贾玺增教授展示了骨笄、骨管串饰和象牙梳等,并重点讲解了周代以来的“佩玉文化”。按孔与肉的不同大小,可以区分为玉璧、玉环、玉瑗,另有玉玦、玉圭,每一种玉都有其特殊含义,温润的光泽中蕴藏着古人委婉含蓄的情感表达。
组玉佩是服饰的组成部分,西周时的人们会在身前系玉佩,垂至腹下。成组的玉佩,既是贵族阶层身份的标志,也是礼仪场合用以节步的工具,即行步有一定的节奏和规矩。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礼承古仪与胡服汉化
秦汉服饰集先秦之大成,其丰富与精工较之前代更甚。秦汉妇女的礼服,仍承古仪,以深衣为尚。据《后汉书》记载,贵妇入庙助蚕之服“皆深衣制”。贾玺增教授以西汉时期的土俑为具象,细致解说了秦汉时期的曲裾深衣及“三重衣制”,故较为完备的服饰制度在秦汉时期已经初具规模。
魏晋时期的战乱与动荡,促成了“宽衣博带”的流行,而到了南北朝,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引起了服饰文化的交流融合,圆领代替交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三、隋唐:石榴裙与新风潮
隋唐时期,随着战乱结束,经济文化得以繁荣,而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繁荣的景象。花纹织锦、夹缬印染、半臂披帛、妆容发饰等蓬勃发展,为“盛唐气象”锦上添花。“拜倒在石榴裙下”这一典故也正源于这一时期,此外还有柳花裙、藕丝裙、百鸟裙等,杏黄、绛紫、月青、草绿等色彩繁多,迷乱人眼。
四、宋元明清:紧贴历史、各具风范
宋代一改唐朝包容开放的着装氛围,服饰趋于保守和拘谨,追求雅致、恬静,色调趋于单一。贾玺增教授展示了极少展出的《中兴四将图》,通过画中人物的装束,宋朝服饰的变化可见一斑。而元朝服饰诸如辫线袍、罟罟冠等,则极具蒙古族特色。
展览中还陈设了一批精致的复原人像,贾玺增教授结合人像与出土文物,细致解读明清时期服饰所蕴含的宫廷风范。
五、中国传统服饰之文化寓意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自古便有“华夏”之称。而“华夏”一词源于《尚书·正义》:“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中也有相关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古代服饰从文明之初的萌芽,到先秦时代渐成雏形,于秦汉时期成熟,再到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后经宋元时期融合、渗透,最后再到明清时期的完备,历经各朝代与各民族间的吸纳融合、礼法渗透,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服饰文化,成就了我国“礼仪之邦,衣冠古国”的美誉。
贾玺增教授曾说过:“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今天, 对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尊心, 增强国人的文化归属与认同感, 还有利于将中国古代服饰文明转化为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使其服务于今人。”文明从不只是在静默的展馆中流露光辉,它早已融入寻常巷陌的尘世烟火中。
文|张巧遇 王诗吟
图|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