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晚,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丁文江做客岳麓讲坛,以“轻氢之镁 创新栽培”为主题,在综合楼108报告厅作报告。讲座由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教授刘全慧主持。

丁文江首先聚焦于“轻量化之镁”的话题。他详细介绍了地球上镁资源的丰富储量,指出镁是含量最为丰富的轻金属元素之一,并且中国在镁资源的储量、产量以及出口量上均位居世界第一。镁凭借其比重轻、阻尼性能优越以及储氢量大的特性,在超高音速飞行器等空天装备材料以及众多国防关重件制作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后,丁文江进一步探讨了“氢能源之镁”的概念。他提到,在制备工艺与材料结构双创新的技术突破下,镁在“制氢”、“储/运氢”以及“用氢”等环节上为氢能源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特别强调了“镁基固态储氢”相较于“锂电储能”的优势,指出镁基固态储氢能够实现更长时间、更大规模的储能,对于充分利用弃风弃电和海上风电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氢医学之镁”,丁文江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蕴氢之镁”是生命健康所必需的元素,缺镁可能预示着健康问题的开始。他介绍了一系列基于镁氢微纳材料的关键技术手段在医学研究与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如医学常用的凝胶、高分子复合材料以及胶囊等。此外,他还提到了骨植入物外表附着的镁氢涂层,具有促进骨骼生长和抗炎的双重作用。
丁文江还提及了“氢农学之镁”的概念。他强调,镁对于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是作物生长的第四大营养元素。他通过引用实例说明了镁氢肥大田在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方面的效果,并指出在鱼类养殖中,氢化镁还能显著提高鱼类的存活率和鱼肉品质。
最后,丁文江强调,科学研究应当“材尽其性、顺性而为”,并且材料研究必须要与最终产品紧密结合。他指出,科学研究不仅要追求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更要注重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把研究成果落在祖国大地上,造福于国家和人民。
互动环节,丁文江与在场师生们进行了亲切交流。
本次讲座是湖南大学岳麓讲坛第1015期,由教务处主办。全校300余名师生到场参加。


讲座现场